9月18日,公司内部邀请了外交学院原党委书记,曾出任多国大使、大使衔总领事,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袁南生教授在绵阳校区学术报告厅开展了以“世界文明交汇中的六大文化”为主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袁勋主持。
讲座中,袁南生教授首先厘清了文明和文化两个概念。文化是文明的内在价值与高级形式,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和基础形式,文化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文明把人的开发状态和野蛮状态区别开来,国家和民族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文化,文化体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差异性,而文明超越国家和民族,体现人类生存发展的趋同性。由此得出结论——文明比文化更值得骄傲。
活动现场
随后,袁南生以“看在世界基本文化的大处”为核心,向天府学子讲述了世界六大文化类型。印度受宗教影响,对苦难始终保持积极乐观,所以苦感文化由印度为代表的;中国则代表乐感文化,中国人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要活在当下,追求世俗的快乐;西方代表罪感文化,信奉人生来有罪,强调权力的制衡;日本代表耻感文化,注重廉耻,在意旁人对自己的看法,讲面子,认为懒惰,肮脏,道歉,愚蠢都是耻辱;许多的穆斯林国家代表圣感文化,其人民要到麦加朝圣,有自己的圣歌,圣子,圣经,圣水;非洲代表悠感文化,非洲人民有着对工作的悠哉心态,对人生的乐观心态,对食物的老虎心态,对姓氏的随缘心态,对死亡的淡然心态。
天府学子认真听讲
袁南生以“悟在世界不同文明的异处”为核心,讲述了各个国家文明的着重点。袁南生举欧洲的先贤大哲: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赫拉克里克等,论证了欧洲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印度则因宗教多,被誉为“宗教王国”,所以印度文化重视人与神的关系;孔子、庄子、韩非子、孟子、鬼谷子等中国哲学家的著作则表明,中国文化重视人与人的关系;中东有着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所以中东文化重视神与神的关系,袁南生教授以巴以冲突为例,讲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即使民族相同,祖先相同,繁衍生存的地方相同,但宗教不同也可造成不可调和的矛盾,证明神文化对中东的影响极大。
袁南生以“干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实处”为核心,向天府学子表达了深厚的期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袁南生表明要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的公民,不仅要与世界接轨,为中国式现代化铺轨,还要有大国公民心态——自信心态,大度心态,宽容心态,守信心态,重义心态。在和其他国家的交往过程中,也应把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禁忌,如数字禁忌,肢体禁忌,送礼禁忌,宴请禁忌等。在学习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要身体力行地推广传播中国文化,如节日文化,孔子文化,慈善文化等。
结束之际,袁南生对天府学子表示了殷切的期待,希望每一位在座的天府学子都能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教会华夏儿女以史为鉴,启迪智慧,同时也赋予中国向世界展示独特魅力的机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学习多国文化,不仅能够拓宽当代青年的视野,增强国际交流的能力,更是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的生动实践。天府学院也将搭建一系列的平台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肩负起传承和创新的双重使命。
团委宣传部:朱楠
摄影:吴曦、杜宛燕
初审:吕碧莲
复审:冯艺
终审:车学文
2024年9月19日